存储转发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基本原理:
交换机的控制器先将输入端口到来的数据包缓存起来,先检查数据包是否正确,并过滤掉冲突包错误,确定包正确后,取出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找到想要发送的输出端口地址,然后将该包发送出去。
2、工作过程
接收数据帧:从“Preamble”字段开始,一直到最后的CRC,当完整的帧收取完成之后,把收到的分组放入缓存。
错误检测:交换机计算帧校验序列(FCS),检查数据帧是否有错误,若检测到该帧出现差错,则丢弃该帧,否则取出该帧的目的地址,通过查找MAC地址表获得输出端口,再转发出数据帧。
转发决定:如果数据帧没有错误,交换机将其转发到目的端口;如果有错误,数据帧会被丢弃,数据帧太短(小于64B)或者太长(大于1518B)也会被丢弃。
3、优点
可靠性高:能够检测数据帧中的错误,确保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是可靠的,避免了损坏的数据帧被转发到网络中。
支持不同速度端口间的转换:可以实现高速端口和低速端口之间的协同工作,例如将10Mbps低速包存储起来,再通过100Mbps速率转发到端口上。
可执行策略功能:如访问控制列表(ACL)等功能,因为存储转发把整个帧都存储下来了,所以可以对数据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4、缺点
延迟较大:因为交换机需要等待整个数据帧接收完毕并进行错误检测,越大的数据帧延迟越高。
以下是两个与存储转发相关的问题及解答:
问题1:存储转发和直通转发有什么区别?
答:存储转发和直通转发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处理数据帧的方式不同,存储转发在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帧后,会先进行错误检查,然后再转发到目的端口,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会带来一定的延迟,而直通转发则是在接收到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后立即开始转发,不进行错误检查,因此延迟较小,但可能会转发错误的数据帧。
问题2:存储转发适用于哪些场景?
答:存储转发适用于对数据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文件传输、数据库同步等,在这些场景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存储转发的可靠性特点使其成为首选的转发方式,存储转发也适用于需要在不同速度端口之间进行转换的场景,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协调高速端口和低速端口之间的工作。
小编有话说:存储转发作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以其高可靠性和强大的功能在网络通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它存在一定的延迟问题,但在许多对数据准确性要求严格的场景中,其优势是不可替代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存储转发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展现其卓越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