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管理器的功能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存储空间管理:对组织内的存储空间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利用系统可用的存储设备,避免存储空间的浪费,通过合理的分区、分配和回收策略,确保每个应用程序都能获得合适的存储空间,同时避免因空间不足或过度分配导致的性能问题。
2、缓存管理:缓存是存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存储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缓存进行有效管理,这包括决定哪些数据应该被缓存、缓存的大小以及缓存的更新策略等,通过有效的缓存管理,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减少数据访问延迟。
3、资源共享管理:存储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分级管理各种媒体,以实现不同用户对资源的共享,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支持了多用户环境下的并发访问。
4、故障恢复管理:存储管理系统具备自动实施灾难恢复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恢复策略,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发生故障时,存储管理系统可以迅速恢复数据,减少停机时间,并保护数据的完整性。
5、安全管理:存储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安全控制、权限管理等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用户对存储资源的访问,这有助于防止数据泄露和破坏,确保存储资源的安全性,存储管理系统可以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限制用户对敏感数据的访问。
6、内存分配与回收:当有作业进入系统时,存储管理模块会根据当前内存情况来分配内存给它;当作业完成后,就会回收作业占用的内存,将这部分内存设置为可分配状态,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静态分配(作业在运行之前已经明确所需内存的大小,并且一次性分配)和动态分配(作业在运行期间可以根据需要动态申请内存)。
7、地址重定位:实现程序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转换,并根据物理地址重定位到物理空间,这是由于程序中基本都是用符号名来访问存储单元的,而符号名存储的是逻辑地址,需要转换为物理地址才能直接定位存储单元。
8、存储保护:确保每道程序都仅在自己的内存空间执行,彼此互不干扰,这包括对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进行保护,做到私有主存储区中的信息可读可写、公共区中的共享信息根据授权访问、非本进程中的信息不可读写,也不允许用户程序访问操作系统的程序和数据,或转移到非共享的其他用户程序中去执行。
9、虚拟存储管理:借助于虚拟存储技术,从逻辑上扩充内存的容量,使用户感觉到的内存容量比实际内存容量大得多,这通常涉及将磁盘作为主存的扩充,只把部分进程或者进程的部分内容装入内存,虚拟存储器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根据算法淘汰内存中的页或分区,以腾出空间给更需要的数据或程序。
存储管理器在计算机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负责管理存储空间、缓存、资源和故障恢复,还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运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存储管理器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和优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