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由多层材料组成,各层功能如下:
层级 | 组成材料 | 功能描述 |
---|---|---|
基底层(基层) | 聚碳酸酯塑料 | 提供光盘刚性基底,表面平整度极高,确保激光聚焦精度。 |
记录层 | 金属薄膜(如铝) | 存储数据的关键层,通过凹凸结构或磁性变化记录信息。 |
反射层 | 金属涂层(如金) | 增强激光反射信号,提升读取效率。 |
保护层 | 硬质涂层(如丙烯酸) | 防止划痕和氧化,保护反射层和记录层。 |
标签面 | 印刷涂层 | 用于标识光盘内容,通常为油墨或不干胶贴纸。 |
凹坑与平面表示数据
刻录原理
光盘数据以扇区为单位组织,具体结构如下:
逻辑区域 | 功能说明 |
---|---|
导入区 | 存储光盘参数表(如容量、制造商信息)和纠错码,帮助驱动器识别光盘类型。 |
数据区 | 用户存储数据的主体部分,划分为扇区(CD:2KB/扇区;DVD:更大扇区)。 |
导出区 | 标记数据区结束,包含校验信息,防止驱动器误读超出范围的数据。 |
扇区结构示例(CD-ROM):
不同类型光盘的存储参数对比:
类型 | 直径 | 激光波长 | 数值孔径(NA) | 单层容量 | 技术特点 |
---|---|---|---|---|---|
CD(74分钟) | 12cm | 780nm | 45 | 650-700MB | 单层单面,螺旋轨道间距1.6μm |
DVD | 12cm | 635/650nm | 6 | 7GB(单层) | 更短波长、更高密度,双层设计 |
蓝光光盘 | 12cm | 405nm | 85 | 25GB(单层) | 更短波长、更大NA,三维存储 |
损坏类型 | 影响描述 |
---|---|
划痕(保护层损伤) | 轻微划痕可能导致激光反射散射,降低信号质量;深度划痕可能完全阻断反射光。 |
污渍(油渍/指纹) | 局部遮挡激光,导致数据读取错误或中断。 |
反射层氧化 | 反射率下降,信号噪声增加,可能触发纠错机制或导致数据丢失。 |
基底层变形 | 破坏螺旋轨道平整度,导致激光聚焦失败,无法正常寻址。 |
解答:
蓝光光盘通过以下技术提升容量: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