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存储双活无网关能否真正实现高可用性与成本优化?

存储双活无网关是一种通过存储系统直接实现跨站点双活的高可用架构,摒弃传统网关设备,利用存储虚拟化技术实现数据实时同步与自动负载均衡,其精简架构降低部署复杂度及成本,同时保障业务连续性,在任意单点故障时仍可提供无中断服务,兼顾高性能与数据可靠性。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对数据存储的高可用性业务连续性提出更高要求。存储双活无网关作为一种创新架构,正逐渐成为企业容灾建设的优选方案,以下从技术原理、核心优势及适用场景等多维度展开分析,帮助企业理解其价值。


什么是存储双活无网关?

存储双活无网关(Gateway-Free Active-Active Storage)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双活存储架构,通过直接互联存储设备实现跨站点数据实时同步与业务并行访问,无需依赖传统方案中的独立网关设备,其核心目标在于消除单点故障,确保任一站点故障时业务零中断、数据零丢失


技术实现原理

  1. 数据同步机制
    利用存储设备原生支持的双活协议(如华为HyperMetro、IBM Spectrum Virtualize),在两个站点间建立低延迟通道,实现数据块级实时镜像,写入请求同时下发至双站点,确保数据强一致性。

  2. 故障切换流程
    当检测到某站点异常(网络中断、硬件故障等),系统自动触发秒级切换,由健康站点接管业务,切换过程对上层应用透明,无需人工干预。

    存储双活无网关能否真正实现高可用性与成本优化?

  3. 智能负载均衡
    支持基于路径优先级或I/O压力的动态流量分配,避免单站点性能瓶颈,最大化资源利用率。


对比传统方案的突出优势

维度 传统存储双活(含网关) 存储双活无网关
架构复杂度 需部署独立网关,运维成本高 去网关化,架构扁平化
数据延迟 网关转发增加1-2ms延迟 直连架构降低传输时延
故障风险点 网关设备可能成为单点故障 无额外组件,可靠性更高
扩容灵活性 受限于网关性能瓶颈 存储节点独立扩展,无性能上限

典型应用场景

  1. 金融核心系统
    银行交易、证券结算等场景要求RPO=0、RTO≈0,无网关双活可保障7×24小时业务持续运行。

  2. 医疗PACS系统
    医学影像数据实时双活,避免因存储故障延误诊疗。

    存储双活无网关能否真正实现高可用性与成本优化?

  3. 跨地域企业云
    多地分支机构通过IP网络构建双活资源池,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


部署前提与注意事项

  • 网络要求:站点间需具备稳定低延迟链路(5ms),带宽满足数据增量同步需求。
  • 存储兼容性:需选择支持原生双活功能的存储设备(如高端全闪存阵列)。
  • 数据一致性校验:建议定期通过快照比对确保两端数据完整。

行业实践案例

某省级三甲医院采用无网关双活架构后:

  • 存储故障恢复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30秒内
  • 年运维成本降低约40%(节省网关采购及维保费用)
  • 数据读写性能提升18%(减少网关转发开销)

存储双活无网关通过简化架构、提升性能与可靠性,正在重塑企业容灾体系,对于追求极致业务连续性且具备跨站点资源的企业,该技术可显著降低TCO(总拥有成本),是构建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基石技术之一。

存储双活无网关能否真正实现高可用性与成本优化?

引用说明:本文技术细节参考《华为OceanStor存储双活技术白皮书》、SNIA(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发布的《Active-Active Storage Architecture Guidelines》,并结合IDC 2025年企业存储趋势报告中的行业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