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大小以字节为基础单位,按1024逐级换算: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实际应用中硬盘厂商常采用十进制(如1TB=1000GB),导致系统显示容量小于标称值,大容量存储需注意单位差异。
存储大小换算详解
在数字时代,存储容量是衡量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无论是手机、电脑、硬盘还是云存储,用户都需要了解存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由于“二进制”与“十进制”两种计算方式的差异,许多人对存储大小的实际含义容易产生误解,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您梳理存储单位的换算规则,并解答常见问题。
存储单位的基础概念
最小单位:比特(bit)与字节(Byte)
- 比特(bit):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表示二进制中的一个“0”或“1”。
- 字节(Byte):1字节=8比特,是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一个英文字符占1字节,而一个汉字通常占2字节。
常用十进制单位(SI标准)
存储厂商通常使用十进制(10的幂次)标注容量:

- 1 KB(Kilobyte)= 1000 Byte
- 1 MB(Megabyte)= 1000 KB = 1,000,000 Byte
- 1 GB(Gigabyte)= 1000 MB = 1,000,000,000 Byte
- 1 TB(Terabyte)= 1000 GB = 1,000,000,000,000 Byte
二进制单位(IEC标准)
操作系统(如Windows)采用二进制(2的幂次)计算容量:
- 1 KiB(Kibibyte)= 1024 Byte
- 1 MiB(Mebibyte)= 1024 KiB = 1,048,576 Byte
- 1 GiB(Gibibyte)= 1024 MiB = 1,073,741,824 Byte
- 1 TiB(Tebibyte)= 1024 GiB = 1,099,511,627,776 Byte
为何实际存储比标称值小?
购买一块标称“1TB”的硬盘后,操作系统可能显示其容量仅为“931GB”,这一差异源于厂商使用十进制单位(TB),而系统使用二进制单位(TiB):
- 1 TB(十进制)= 1,000,000,000,000 Byte
- 转换为二进制单位:1,000,000,000,000 Byte ÷ 1024³ ≈ 931 GiB
存储设备的“标称容量”与“实际可用容量”存在约7%的差距,这是正常现象,并非质量问题。

常见单位对照表
十进制单位(厂商标注) |
二进制单位(系统显示) |
换算关系 |
1 KB = 1000 Byte |
1 KiB ≈ 1024 Byte |
1 KiB ≈ 1.024 KB |
1 MB = 1,000,000 Byte |
1 MiB ≈ 1,048,576 Byte |
1 MiB ≈ 1.04858 MB |
1 GB = 1,000,000,000 Byte |
1 GiB ≈ 1,073,741,824 Byte |
1 GiB ≈ 1.07374 GB |
1 TB = 1,000,000,000,000 B |
1 TiB ≈ 1,099,511,627,776 B |
1 TiB ≈ 1.09951 TB |
常见问题解答
Q1:为什么网速用“Mbps”,而下载文件用“MB”?
- Mbps(兆比特/秒)是网络传输速率的单位,1 Mbps = 1,000,000 bit/s。
- 下载文件大小以“MB”(兆字节)为单位,1 MB = 8,000,000 bit。
- 换算公式:实际下载速度(MB/s)= 网速(Mbps)÷ 8
100 Mbps带宽的理论下载速度约为12.5 MB/s。
Q2:手机存储“128GB”能装多少部电影?
- 假设一部高清电影占2 GB(十进制单位),系统实际可用空间约119 GiB(二进制单位)。
- 可用电影数量 ≈ 119 GiB ÷ (2 GB × 1.07374) ≈ 55部(具体因文件压缩方式而异)。
Q3:如何区分KB与KiB、MB与MiB?

- 带“i”的为二进制单位(如KiB、MiB),不带“i”的为十进制单位(如KB、MB)。
- 日常使用中,Windows系统可能仍以“GB”显示二进制单位,需注意上下文。
存储单位的换算涉及两种标准,理解其差异能避免误解设备容量,购买存储设备时,建议预留10%左右的冗余空间以保证性能,随着技术发展,PB(Petabyte,1千万亿字节)乃至EB(Exabyte)级存储已逐步进入应用领域,但基本换算逻辑不变。
引用说明
本文参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SO/IEC 80000-13:2008》及维基百科相关条目,结合行业通用术语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