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成本经济批量(EOQ)通过平衡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计算使总成本最低的最佳订货量,其核心公式为√(2DS/H),考虑年需求量、单次订货成本及单位储存成本,适用于需求稳定、价格固定的场景,帮助企业优化库存决策并控制成本。
存货成本经济批量计算方法详解
在企业的库存管理中,如何确定最优的订货批量以平衡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是降低总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核心问题。经济批量模型(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经典工具,以下将详细解析其原理、计算步骤及实际应用。
什么是经济批量(EOQ)?
经济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使总库存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最小化的订单数量,该模型由福特·哈里斯于1913年提出,适用于需求稳定、订货周期固定且无缺货的情况,帮助企业避免因订购过多(增加储存成本)或过少(增加订货频率)导致的浪费。
经济批量的计算公式
EOQ的经典公式为:
EOQ = √(2DK/H)

- D:年需求量(单位:件/年)
- K:每次订货的固定成本(如物流费、人工费,单位:元/次)
- H:单位产品年储存成本(如仓储费、保险费,单位:元/件·年)
公式推导逻辑:
通过数学求导,找到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成正比)和储存成本(与库存量成正比)之和的最小值点。
计算步骤与案例演示
案例背景:某企业年需求量(D)= 10,000件,每次订货成本(K)= 200元,单位年储存成本(H)= 5元/件。
计算过程:

- 代入公式:EOQ = √(2×10,000×200/5)
- 计算分子:2×10,000×200 = 4,000,000
- 计算分母:4,000,000 / 5 = 800,000
- 开平方:√800,000 ≈ 894.43件
:该企业每次订货895件时,总库存成本最低。
EOQ模型的适用条件
- 需求稳定:需求量在周期内均匀分布,无大幅波动。
- 固定订货成本:每次订货的固定成本不变,与订货量无关。
- 无缺货风险:库存补充及时,不会因缺货影响销售。
- 无批量折扣:供应商不提供价格折扣,或折扣不影响决策。
EOQ的局限性及改进方法
局限性:
- 忽略需求波动(如季节性变化)。
- 未考虑供应商的批量折扣或运输优惠。
- 假设库存补充瞬间完成,与实际到货周期脱节。
改进方法:

- 动态调整模型:根据需求预测定期修正EOQ值。
- 加入折扣因子:若供应商提供价格折扣,需重新计算总成本。
- 联合经济批量模型(JRP):适用于多产品联合订货场景。
其他库存管理方法补充
- ABC分类法:按产品价值分类管理,重点管控高价值库存(A类)。
- JIT(准时制):通过减少库存、按需采购降低浪费,但依赖供应链稳定性。
- 安全库存模型:为应对需求波动,设置额外库存作为缓冲。
实际应用建议
- 定期复核参数:随着市场变化,需更新年需求量(D)、订货成本(K)等参数。
- 结合信息化工具:通过ERP系统自动计算EOQ,提升效率。
- 供应链协同:与供应商共享需求计划,缩短订货周期。
引用说明
本文参考了《生产与运作管理》(Chase R.B. 著)及《供应链管理:战略、计划与运作》(Sunil Chopra 著)中的经典理论,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