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服务器双机热备不要存储

服务器双机热备是指在两台 服务器之间建立一种备份机制,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备用服务器可以立即接管工作,确保服务的连续性。这种配置通常不需要额外的存储设备。

服务器双机热备不要存储的详细说明

一、概念解释

(一)服务器双机热备

服务器双机热备是一种保障服务器高可用性的技术方案,它通过配置两台服务器,在正常运行时,一台作为主服务器承担业务处理工作,另一台作为备用服务器处于实时监控和待命状态,当主服务器因硬件故障(如硬盘损坏、内存故障、CPU过热等)、软件问题(如操作系统崩溃、应用程序错误等)或者网络异常等原因无法正常工作时,备用服务器能够迅速接管主服务器的工作,继续对外提供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系统停机时间,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二)不存储的含义

这里的“不存储”并非指完全不使用存储设备,而是指在双机热备的架构中,不将数据长期存储在本地磁盘等常规存储介质上,而是采用其他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一致性,例如通过网络存储(如SAN、NAS等)或者其他共享存储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访问,避免因本地存储设备的物理损坏或逻辑错误导致数据丢失或服务中断。

二、工作原理

步骤 描述
1. 初始状态 主服务器正常运行,处理业务请求,同时与备用服务器保持心跳连接,实时同步关键状态信息(如系统配置、应用程序状态等),但不进行大量数据的本地存储操作,备用服务器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接管工作。
2. 故障监测 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通过心跳检测机制,备用服务器能够快速感知到主服务器的异常情况,心跳检测可以基于网络通信、共享存储的状态检查等多种方式实现,一旦检测到心跳信号丢失或异常,立即触发切换流程。
3. 切换过程 备用服务器接收到故障通知后,迅速启动相关服务和应用程序,并根据之前同步的关键状态信息,恢复到与主服务器故障前相似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数据存储在外部共享存储或其他非本地长期存储的方式中,所以备用服务器能够顺利获取所需的数据,继续对外提供服务,实现业务的无缝切换。

三、优势

服务器双机热备不要存储

(一)高可用性

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传统单服务器模式下,一旦服务器出现故障,业务将中断,直到服务器修复,而采用双机热备且不依赖本地存储的模式,备用服务器可以快速接管,确保业务几乎不受影响,大大减少了停机时间,提高了服务的可用性。

(二)数据安全性

避免了因本地存储设备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风险,在传统的存储方式下,如果服务器硬盘损坏且没有及时备份,数据可能会丢失,而双机热备结合非本地存储的方式,数据存储在独立的存储系统中,即使服务器本身出现问题,数据仍然可以安全地保存在外部存储中,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灵活扩展性

便于系统的升级和扩展,当业务需求增长需要增加服务器性能时,可以在不影响现有服务的情况下,方便地添加新的服务器到双机热备架构中,或者对现有存储系统进行扩容,而不会受到本地存储容量和性能的限制。

四、应用场景

服务器双机热备不要存储

(一)金融行业

在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中,如网上银行、支付清算等,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要求极高,采用服务器双机热备且不存储的模式,可以确保客户的交易能够实时处理,即使在服务器出现故障时也不会中断,同时保障客户的账户信息等重要数据的安全。

(二)电信行业

电信运营商的计费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等需要持续稳定运行,双机热备架构可以保证在服务器故障时用户的通话记录、费用计算等业务不受影响,同时避免因本地存储故障导致用户数据丢失,维护了企业的声誉和客户满意度。

(三)互联网企业

对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在线交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大量的用户访问和数据交互要求系统具有高可用性,采用这种架构可以应对突发的流量高峰和服务器故障,确保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正常访问和使用平台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五、相关问题与解答

服务器双机热备不要存储

(一)问题:服务器双机热备不存储模式下,如何保证备用服务器能够快速获取到准确的数据?

解答:在这种模式下,通常会采用共享存储(如SAN、NAS等)或者其他网络存储方式,这些存储系统是独立的,与服务器本身分离,并且多台服务器都可以访问相同的存储资源,当主服务器运行时,会将数据实时写入到共享存储中,备用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时读取共享存储中的数据,并且在切换过程中,根据同步的关键状态信息和共享存储中的数据,快速恢复到与主服务器一致的状态,从而保证获取到准确的数据。

(二)问题:这种架构的成本是否比传统单服务器架构高很多?

解答:从硬件成本来看,由于需要配置两台服务器以及额外的共享存储设备等,初期投资相对单服务器架构会有所增加,但从长期运行的角度来看,考虑到其带来的高可用性、数据安全性和减少停机时间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如避免业务中断造成的损失、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综合成本并不一定比传统架构高很多,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相关硬件设备的价格逐渐降低,使得这种架构在更多场景下具有较高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