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mysql 事务实现原理

MySQL 事务实现原理是通过将多个操作封装成一个原子操作单元,通过锁定资源和回滚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MySQL事务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mysql 事务实现原理  第1张

1、事务的ACID特性

2、事务的隔离级别

3、事务的提交和回滚

4、事务的并发控制

事务的ACID特性

ACID是数据库事务正确执行的四个基本要素的缩写,包括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特性 描述
原子性 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
一致性 事务前后,数据库的状态保持一致。
隔离性 一个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
持久性 一旦事务提交,其对数据库的更改就是永久性的。

事务的隔离级别

MySQL支持四种事务隔离级别,分别是: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

隔离级别 描述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 允许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 允许不可重复读和幻读,但不允许脏读。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 允许不可重复读,但不允许脏读和幻读。
串行化(SERIALIZABLE) 不允许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事务的提交和回滚

事务提交是指将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更改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中;事务回滚是指撤销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更改。

事务的并发控制

MySQL通过锁机制来实现事务的并发控制,包括共享锁(Shared Lock)和排他锁(Exclusive Lock),共享锁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同一资源,但不允许修改;排他锁只允许一个事务修改资源,其他事务无法读取或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