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服务器属于计算机设备

服务器属于计算机设备。

服务器属于计算机设备,它是网络中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以下是对服务器的详细介绍:

一、服务器的定义与功能

1、定义:服务器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为客户机提供各种服务的专用计算机设备,它承担着数据的存储、转发、发布等关键任务,是各类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或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功能:服务器的功能主要包括文件交互、数据存储和查询、应用程序应答与运行等,通过侦听网络上其它终端提交的服务请求,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将与其相连的硬盘、打印机、Modem及各种专用通讯设备提供给网络上的客户站点共享,也能为网络用户提供集中计算、信息发表及数据管理等服务。

二、服务器的构成

1、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内存、芯片组、I/O设备(如RAID卡、网卡、HBA卡)、硬盘、机箱(含电源、风扇)等,CPU及芯片组、内存、外部存储是成本的大头,以一台普通的服务器生产成本为例,CPU及芯片组大致占比50%左右,内存大致占比15%左右,外部存储大致占比10%左右,其他硬件占比25%左右。

2、固件和OS部分:固件主要包括BIOS或UEFI、BMC、CMOS等,BIOS是服务器启动后最先运行的软件,用于设置硬件并为OS运行做准备;BMC可对服务器进行监控和管理;CMOS存储器用来存储BIOS设定后的相关参数,操作系统则负责对服务器软硬件及数据资源进行管理调度,目前主要有32位和64位之分,64位版本比32位能处理更多的内存和应用程序。

三、服务器的分类

1、按产品形态分:可分为塔式服务器、机架服务器、刀片服务器、机柜服务器等,塔式服务器可放置在普通办公环境,密度低,多为单处理器系统;机架服务器配合机柜使用,设计宗旨是减少服务器空间占用;刀片服务器是一种更高密度的服务器平台,在一个机箱里可插入多个“刀片”;机柜式服务器集成计算、网络、存储于一体,是未来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核心形态和发展趋势。

2、按指令集架构分:主要包括CISC服务器(复杂指令集计算)、RISC服务器(精简指令集计算)、EPIC服务器(显式并行指令计算)等,CISC服务器也被称为X86服务器,采用Intel、AMD或其他兼容X86指令集的处理器芯片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是目前主流的服务器架构。

3、按处理器数量分:有单处理器服务器、双处理器服务器、多处理器服务器等。

4、按应用类型分:可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WEB服务器等。

四、服务器的特性

1、可靠性:服务器必须具备极高的稳定性,能够7X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以满足大中型企业以及一些特殊应用领域对服务器永不中断的要求,为此,除了要求各配件质量过关外,还可采取必要的技术和配置措施,如硬件冗余、在线诊断等。

2、可用性:即所选服务器能满足长期稳定工作的要求,不能经常出问题,一般来说专门的服务器都要7X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特别是大型的网络服务器更是如此。

3、可扩展性:服务器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便在用户增多或业务需求变化时,能够通过升级硬件或软件来满足需求,保持前期投资为后期充分利用。

4、易用性:服务器应具备良好的易用性,包括容易操作、用户导航系统完善、机箱设计人性化、有关键恢复功能、有操作系统备份以及有足够的培训支持等,以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5、易管理性:虽然服务器需要不间断地持续工作,但应有必要的避免出错的措施,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护,还应具备智能管理系统、自动报警功能、独立于系统的管理系统、液晶监视器等,以提高管理效率。

五、服务器与普通计算机的区别

1、通信方式:PC、平板、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必然要经过服务器,服务器通过“一对多”来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2、资源共享:服务器通过侦听网络上其它终端提交的服务请求,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将与其相连的硬盘、打印机、Modem及各种专用通讯设备提供给网络上的客户站点共享,也能为网络用户提供集中计算、信息发表及数据管理等服务。

3、硬件性能:服务器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高速度的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外部数据吞吐能力等方面,其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计算机有所不同,以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

六、服务器的应用场景

1、企业官网:用于展示企业形象、产品和服务等信息,供用户浏览和了解。

2、多媒体大流量APP:如视频播放平台、音乐平台等,需要服务器提供大量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以满足用户同时在线观看或下载的需求。

3、医疗成像:在医院等医疗机构中,用于存储和处理患者的医学影像数据,如CT、MRI等图像,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4、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通过服务器虚拟出多个桌面环境,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提高桌面环境的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5、云计算:作为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支持各种云应用的运行和服务。

6、软件定义存储:用于存储和管理企业的大量数据,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灵活配置存储资源和访问权限。

7、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等功能融合到一台服务器中,提高数据中心的部署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8、CDN缓存分发网络中的缓存服务器,用于缓存网页、图片、视频等内容,加速用户对内容的访问速度。

9、超算中心:为科研机构、高校等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工程模拟等任务。

10、实时业务处理:如金融交易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需要服务器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以保证业务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11、商业智能分析及数据挖掘:对企业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洞察。

12、大数据处理:处理和分析大规模的数据集,如日志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以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