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如何理解存储程序原理中的配置查看方法?

存储程序原理是冯·诺依曼于1946年提出的,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储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并按地址顺序执行指令。

存储程序原理是冯·诺依曼在1946年提出的,将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到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的一种设计原理,这一原理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并且开创了程序设计的时代,以下是关于存储程序原理的详细解释:

一、存储程序原理的基本思想

存储程序原理的核心是将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控制器按顺序取出指令执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要点 描述
二进制表示 数据和指令都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
存储位置 程序和数据被存放在存储器中的不同区域。
顺序执行 控制器按地址顺序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执行,遇到条件转移指令时改变执行顺序。
自动连续工作 通过电子线路控制实现自动连续工作,每条指令经过取指、译码和执行三个步骤。

二、配置方法

存储程序原理的配置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以下是一个详细的配置表:

组件 功能描述
运算器 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 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分析并执行指令。
存储器 存储程序和数据,分为内存和外存。
输入设备 用于输入数据和程序,如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 用于输出结果,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三、发展历程

存储程序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计算机时代的开始,以下是其发展历程的几个关键点:

1、ENIAC:虽然ENIAC是现代计算机的始祖,但它没有采用存储程序原理。

2、EDVAC:由冯·诺依曼领导的研制小组提出的第一台采用存储程序原理的计算机,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51年才问世。

3、EDSAC:英国剑桥大学研制的EDSAC成为事实上的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比EDVAC早两年诞生。

四、技术特点

存储程序原理的技术特点包括:

1、单一处理部件: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完成计算、存储和通信工作。

2、定长线性组织:存储单元是定长的线性组织。

3、直接寻址: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

4、低级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来完成简单的操作。

5、集中的顺序控制: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五、FAQs

Q1: 什么是存储程序原理?

A1: 存储程序原理是冯·诺依曼在1946年提出的,将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并通过控制器按顺序取出指令执行的设计原理,这一原理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Q2: 存储程序原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2: 存储程序原理的主要特点包括二进制表示、存储位置分离、顺序执行、自动连续工作以及使用单一处理部件完成计算、存储和通信工作。

六、小编有话说

存储程序原理自提出以来,一直是现代计算机设计的基石,它不仅简化了计算机的结构和操作,还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和可靠性,随着技术的发展,虽然出现了一些非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但存储程序原理仍然是大多数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理解这一原理对于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存储程序原理及其应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