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简称CDN)是一种通过在多个地理位置分布的服务器之间共享内容来优化内容交付的系统,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网站加载速度、减轻服务器负载、提高内容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1、ICP协议:基于UDP协议实现的轻量级缓存内部通信协议,用于在Cache服务器之间相互查询web资源信息,以确定当前被请求的资源是否在其他服务器上。
2、HTCP协议:用于发现HTTP缓冲区并储存数据,管理整套的HTTP缓冲区和监测缓冲区活动的协议。
3、CARP协议:一个分布式的缓存协议,通过建立HASH函数用于划分cache服务器集群的URL空间,通过HASH算法将用户对URL的请求准确路由到服务器阵列中的任一成员上,消除了阵列中重复缓存数据,实现了对cache资源的高效定位。
4、HTTP协议:在CDN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允许客户端与离自己最近的CDN节点进行通信,获取所需的内容,CDN节点使用HTTP协议的各种功能来管理缓存内容和优化性能,如使用HTTP缓存头部信息来控制内容的缓存时间;使用ETag和If-None-Match来验证缓存内容的完整性等。
组件 | 描述 |
源服务器 | 保存完整资源的地方,其内容由内容提供者更新 |
副本服务器(代理服务器) | 保存资源副本,响应用户请求时需要进行授权 |
客户 | 向代理服务器发送请求的用户或客户端软件 |
代理缓存 | 在应用层缓存网络对象,可以被多个用户同时分享 |
1、问题:CDN是如何决定将用户请求重定向到哪个CDN节点的?
解答:当用户发起请求时,DNS解析器通常会将域名解析为离用户最近的CDN节点IP地址,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到地理定位、网络延迟测量等因素,以确保用户能够从最近的或最优的CDN节点获取内容。
2、问题:CDN如何确保缓存内容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解答:CDN通过多种机制来确保缓存内容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使用HTTP缓存头部信息(如Expires和Cache-Control)来控制内容的缓存时间;使用ETag和If-None-Match来验证缓存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定期与源服务器同步内容等,这些机制共同确保了CDN中的缓存内容既新鲜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