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log 搭建
- 行业动态
- 2025-02-06
- 2587
DNSlog搭建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的过程,旨在通过DNS请求来记录和获取目标信息,以下是详细的搭建步骤:
1、前期准备
域名购买与解析:购买一个合法域名,建议选择国外域名以减少被检测到的风险,在域名控制台添加两条DNS解析记录,一条A记录指向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另一条NS记录指向第一步创建的A记录。
服务器配置:准备一台具有公网IP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可以是Linux或Windows,确保服务器能够访问互联网,并且53端口(UDP)是开放的,以便接受DNS查询请求。
2、安装DNSLog平台
从GitHub上下载DNSLog平台的源代码,如DNSlog-GO项目,根据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下载。
将下载的代码上传至服务器,并解压到指定目录,进入该目录后,使用命令行工具启动DNSLog服务,在Linux系统下,可以使用screen命令保证DNSLog平台可以在后台运行。
3、配置DNSLog平台
编辑配置文件config.yaml,设置HTTP端口、用户密码、控制台禁用等参数,确保配置文件中的域名与之前购买的域名一致。
启动DNSLog平台,使用sudo chmod +x ./main命令给予执行权限,然后运行./main命令启动服务。
4、测试与验证
在浏览器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加上配置的HTTP端口号,进入DNSLog平台,根据提示输入设置的token password即可进入管理界面。
在管理界面中,可以点击“复制随机子域名”按钮获取一个随机生成的子域名,使用ping命令或其他DNS查询工具测试该子域名是否能够正确解析到服务器的IP地址。
DNSlog搭建完成后,就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记录目标发送的DNS请求信息了,但需要注意的是,DNSlog技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Token泄露可能导致被反面利用,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泄露敏感信息。
本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站,有问题联系侵删!
本文链接:http://www.xixizhuji.com/fuzhu/7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