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存储虚拟化方法

存储虚拟化方法包括块级虚拟化、文件系统级虚拟化、对象级虚拟化等,可提升存储资源利用率与管理灵活性。

存储虚拟化是一种贯穿于整个IT环境、用于简化本来可能会相对复杂的底层基础架构的技术,它通过将一个(或多个)目标(Target)服务或功能与其他附加的功能集成,统一提供有用的全面功能服务,以下是对存储虚拟化方法的详细解释:

一、基于主机的虚拟存储

定义:依赖于代理或管理软件,安装在一个或多个主机上,实现存储虚拟化的控制和管理。

优点:易于实现,成本较低,因为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在主机和小型SAN结构中具有良好的负载平衡机制。

缺点:可扩充性较差,实际运行性能不佳,可能影响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因为可能导致不经意间越权访问到受保护的数据,灵活性差,由于不同存储厂商软硬件的差异而带来不必要的互操作性开销。

存储虚拟化方法

二、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化

定义:依赖于提供相关功能的存储模块,这些模块通常位于存储设备内部。

优点:容易实现,与特定存储供应商的设备相协调,管理方便,对用户或管理人员都是透明的。

缺点:缺乏足够的软件支持,使得解决方案更难以客户化和监控,对于包含多厂商存储设备的SAN存储系统,运行效果可能不佳。

存储虚拟化方法

三、基于网络的虚拟存储

定义:在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存储虚拟化功能,具体有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方式。

对称式:控制信息和数据走在同一条通道上,互联设备可能成为瓶颈,但多重设备管理和负载平衡机制可以减缓这一矛盾,当一个设备发生故障时,也比较容易支持服务器实现故障接替。

非对称式:控制信息和数据走在不同的路径上,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这种方式会产生多个SAN孤岛,因为每个设备仅控制与它所连接的存储系统。

存储虚拟化方法

存储虚拟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步改变企业的存储架构和管理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存储虚拟化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