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机 > 正文

如何用再生龙迁移物理机到VMware

使用再生龙创建物理机磁盘镜像,然后在VMware中创建空白虚拟机,启动再生龙恢复镜像至该虚拟机磁盘,完成物理机到虚拟机的迁移。

用再生龙(Clonezilla)把物理机迁移到 VMware 的终极指南

你是否希望将运行中的物理服务器或台式机完整迁移到 VMware 虚拟化环境?利用强大的开源工具再生龙(Clonezilla),你可以高效、可靠地完成这项任务(物理机到虚拟机,P2V),本指南将详细解析操作步骤、关键注意事项以及优化技巧。

核心原理与优势

再生龙本质是一个专业的磁盘克隆与备份工具,其 P2V 迁移流程核心是:

  1. 创建物理机镜像: 将物理机的整个硬盘或分区备份成一个压缩的镜像文件。
  2. 构建目标虚拟机: 在 VMware ESXi 或 vCenter 中创建一台新的空白虚拟机 (VM),配置兼容的虚拟硬件(尤其是磁盘)。
  3. 恢复镜像到虚拟机: 将之前备份的物理机镜像恢复到新创建的虚拟机磁盘中。
  4. 启动与调优: 启动虚拟机,处理可能的驱动程序问题,进行系统优化。

优势:

  • 免费开源: 无需额外购买昂贵的 P2V 工具。
  • 广泛兼容: 支持众多文件系统和操作系统(Windows, Linux, macOS)。
  • 灵活性强: 支持整盘克隆或分区克隆,可恢复到不同大小的虚拟磁盘。
  • 可靠性高: 久经考验,社区支持强大。

详细迁移步骤

阶段一:前期准备 (物理机端)

  1. 选择并下载再生龙:

    • 访问 Clonezilla 官方网站。
    • 下载最新稳定版的 ISO 镜像(如 clonezilla-live-...-amd64.iso)。
    • 选择 “稳定版 (stable)”。
  2. 制作再生龙启动介质:

    • 将下载的 ISO 文件刻录到 U 盘或光盘。
    • 推荐使用 Ventoy 制作多引导 U 盘,方便以后使用其他工具。
  3. 备份物理机重要数据:

    • ️ 绝对重要! 迁移过程涉及磁盘操作,存在风险,确保所有关键数据已备份到外部存储。
  4. 收集硬件与系统信息:

    • 操作系统类型与版本: (如 Windows 10 Pro 21H2, Ubuntu Server 22.04 LTS)。
    • 磁盘布局: 使用 diskmgmt.msc (Windows) 或 lsblk/fdisk -l (Linux) 查看分区结构(MBR/GPT?有几个分区?)。
    • 网络配置: 记录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静态/DHCP?)。
    • 特殊驱动程序: 留意是否有非常规硬件(如特定 RAID 卡、特殊网卡),这些驱动在虚拟化后可能需要重新安装。
  5. 清理物理机:

    • 卸载不必要的软件、清理临时文件、进行磁盘整理(Windows)。
    • 关闭防干扰软件和磁盘加密: 这些可能干扰克隆过程。
  6. 准备共享存储 (推荐):

    • 找一个位置存储生成的镜像文件:
      • 网络共享 (Samba/NFS): 最常见和方便的方式,在 NAS 或另一台服务器上创建共享文件夹,并确保物理机和后续运行再生龙的计算机(恢复阶段需要)有读写权限。
      • 外部 USB 硬盘: 容量需大于物理机已用数据总量(再生龙压缩率高,但需预留空间)。
      • SSH/SFTP 服务器: 技术性稍强,但也可行。

阶段二:创建物理机镜像 (使用再生龙)

  1. 启动物理机:

    • 插入再生龙启动 U 盘或光盘。
    • 重启物理机,进入 BIOS/UEFI 设置,将启动顺序设置为优先从 U 盘/光驱启动。
    • 保存设置并重启。
  2. 进入再生龙 Live 环境:

    • 选择默认选项启动 Clonezilla Live (Clonezilla live (VGA 800x600) 或类似)。
    • 选择语言和键盘布局(通常默认即可)。
    • 选择启动模式 (Start Clonezilla)。
  3. 选择镜像模式:

    • 选择 device-image (操作对象:磁盘/分区 -> 镜像文件)。
  4. 挂载共享存储 (如果使用网络存储):

    • 选择 samba_server (SMB/CIFS), nfs_server (NFS) 或 ssh_server (SSH/SFTP)。
    • 根据提示输入共享服务器的地址、路径、用户名和密码。
    • 重要: 确保连接成功并能看到目标目录。
  5. 设置镜像存储位置:

    如何用再生龙迁移物理机到VMware  第1张

    选择你挂载好的网络共享路径,或者连接的本地 USB 硬盘。

  6. 选择操作模式:

    • 选择 savedisk (备份整个硬盘) 或 saveparts (备份选定的分区)。强烈建议新手选择 savedisk 备份整盘,避免分区依赖问题。
  7. 命名镜像文件:

    • 给这个备份镜像起一个描述性的名字 (如 PhysicalServer_Win10_20251001)。
  8. 选择源硬盘:

    • 再生龙会列出检测到的物理硬盘。务必仔细选择包含操作系统和数据的那块源物理硬盘!
  9. 选择镜像文件参数:

    • 压缩等级: -z1 (gzip 压缩,速度与压缩率平衡) 或 -z2 (更好的压缩率,较慢) 通常足够。-z0 不压缩,文件巨大。
    • 检查镜像文件: 强烈建议选择 -c (完成后检查镜像完整性)。
    • 高级参数 (可选): 大多数情况默认即可,可考虑 -rescue (遇到坏块尝试继续) 或 -k1 (克隆分区表布局)。谨慎使用 -icds 等调整目标磁盘尺寸的参数,恢复阶段处理更安全。
  10. 确认并开始备份:

    • 仔细检查屏幕上的摘要信息 (源硬盘、目标位置、文件名、参数)。
    • 输入 y 或按回车确认开始备份。
    • 备份时间: 取决于数据量、硬盘速度、网络速度 (如果使用网络存储) 和压缩等级,耐心等待,进度条会显示状态。
    • 完整性检查: 如果选择了 -c,备份完成后会自动进行校验 (需额外时间)。
  11. 完成与退出:

    • 备份和校验成功后,选择 PoweroffReboot 关闭/重启物理机。
    • 安全移除: 先移除再生龙启动介质再重启,否则会再次进入再生龙。

阶段三:准备目标虚拟机 (VMware 端)

  1. 创建新虚拟机:

    • 登录 VMware vSphere Client (连接 ESXi 主机或 vCenter Server)。
    • 右键点击数据中心、主机或文件夹 -> “新建虚拟机” -> “创建新虚拟机”。
  2. 配置虚拟机规格:

    • 名称: 给新虚拟机命名。
    • 兼容性: 选择合适的 ESXi 主机版本兼容性 (通常选最新或目标主机支持的版本)。
    • 客户机操作系统: 必须选择与原始物理机完全匹配的操作系统类型和版本! (如 “Microsoft Windows 10 (64-bit)”),这直接影响虚拟硬件的配置和 VMware Tools 的安装。
    • CPU & 内存: 根据物理机资源和应用需求分配。可先分配与物理机相同或略低的资源,启动成功后再调整。
    • 网络: 选择一个标准交换机端口组。
    • SCSI 控制器: 至关重要! 选择 LSI Logic SAS (适用于较新操作系统,尤其是 Windows Server 2008 R2 及更新版本、Linux) 或 BusLogic (旧系统兼容)。如果拿不准,LSI Logic SAS 通常是更安全的选择。 避免使用 VMware Paravirtual (PVSCSI),除非确定目标系统有驱动(恢复后可能安装驱动)。
  3. 创建虚拟磁盘:

    • 选择 “创建新虚拟磁盘”。
    • 磁盘大小: 必须大于或等于原始物理机硬盘的已用数据空间!(无需等于物理硬盘总容量),物理硬盘 500GB,已用 100GB,虚拟磁盘创建 120GB 即可,稍后再生龙恢复时会调整分区大小。
    • 磁盘置备:
      • 精简置备 (Thin): 节省存储空间,按需增长。推荐选择,尤其是源磁盘空间利用率不高时。
      • 厚置备延迟置零 (Lazy Zeroed Thick): 性能较好,创建时分配所有空间但不清零。
      • 厚置备置零 (Eager Zeroed Thick): 性能最好(尤其对数据库等 IO 敏感应用),创建时分配并清零所有空间,耗时最长。
    • 存储位置: 选择虚拟机文件存储的数据存储。
    • 虚拟设备节点: 确保是 SCSI(0:0)! 这是再生龙最常识别的模式。
  4. 完成虚拟机创建:

    检查配置摘要,确认无误后点击 “完成”。

  5. 调整虚拟机设置 (可选但推荐):

    • 编辑虚拟机设置:
      • 移除不必要的设备: 删除软盘驱动器、USB 控制器、声卡(除非明确需要)。
      • 显存: 对于服务器可设置较小(如 4MB),对于桌面可适当增加。
      • BIOS 引导 vs EFI 引导: 此项极其关键! 必须与源物理机的引导模式一致:
        • 源机是 传统 BIOS (Legacy) -> 虚拟机设置 引导选项 选择 BIOS
        • 源机是 UEFI -> 虚拟机设置 引导选项 选择 EFI不一致会导致虚拟机无法启动!
      • 添加 CD/DVD 驱动器: 用于后续挂载再生龙 ISO 进行恢复。

阶段四:恢复镜像到虚拟机 (再次使用再生龙)

  1. 挂载再生龙 ISO 到虚拟机:

    编辑虚拟机设置 -> CD/DVD 驱动器 -> “数据存储 ISO 文件” -> 浏览上传并选择之前下载的 Clonezilla Live ISO 文件 -> 确保连接状态为 “启动时连接”。

  2. 启动虚拟机并进入再生龙 Live 环境:

    • 打开虚拟机控制台。
    • 启动虚拟机,它会从虚拟 CD/DVD 驱动器(再生龙 ISO)启动。
    • 按照之前的步骤进入 Clonezilla Live 环境(选择语言、键盘、启动 Clonezilla)。
  3. 选择恢复模式:

    • 选择 device-image
  4. 挂载存储镜像的共享位置:

    与备份阶段相同,选择正确的协议(Samba/NFS/SSH)并连接到存放物理机镜像的网络共享或外部存储。

  5. 选择镜像文件:

    • 浏览到存放镜像的目录,选择之前生成的 .gz 文件(如 PhysicalServer_Win10_20251001-ptcl-img.gz.aa,选择任何一个 .aa 文件即可,再生龙会自动处理分卷)。
  6. 选择操作模式:

    • 选择 restoredisk (恢复整个硬盘镜像) 或 restoreparts (恢复选定分区镜像)。与备份时选择 savedisk 对应,这里选 restoredisk
  7. 选择目标硬盘:

    • 再生龙会列出虚拟机中的虚拟磁盘(通常只有一个)。务必选择这个虚拟磁盘作为恢复目标! 确认名称和大小(如 /dev/sda)。
  8. 确认恢复参数:

    • 再生龙会询问是否恢复分区表、引导扇区等。默认选择 -k1 (使用镜像中的分区表) 通常是正确的。
    • 对于 restoredisk最关键的是处理目标磁盘大小:
      • 如果目标虚拟磁盘 大于 源物理硬盘:选择 -r (恢复后调整分区大小以填满目标磁盘) 或 -k (保持源分区大小不变)。强烈推荐选择 -r 以利用更大的磁盘空间。 ️ 警告:某些旧版 Windows (如 XP) 或复杂分区结构对 -r 支持可能有问题,需测试或研究。
      • 如果目标虚拟磁盘 小于 源物理硬盘:恢复会失败! 这就是为什么第 3.3 步强调目标磁盘大小必须大于等于源盘已用空间,如果遇到此错误,需要重新创建更大的虚拟磁盘。
    • 再次确认是否检查恢复后的磁盘 (-c),建议选择。
    • 其他高级选项通常默认。
  9. 确认并开始恢复:

    • 仔细检查恢复源(镜像文件)、恢复目标(虚拟磁盘)、参数(特别是 -r)是否正确。
    • 输入 y 确认开始恢复。
    • 恢复时间: 与备份时间类似,取决于数据量和网络速度。
  10. 恢复完成与重启准备:

    • 恢复和校验成功后,在再生龙菜单选择 Poweroff 关闭虚拟机。
    • 关键步骤: 返回 VMware vSphere Client,编辑虚拟机设置 -> CD/DVD 驱动器 -> 将连接状态改为 “断开连接” 或设置为 “数据存储 ISO 文件” 并取消选择 ISO(设置为 “客户端设备” 也可)。 确保下次启动不从再生龙 ISO 启动。

阶段五:启动虚拟机并进行善后

  1. 首次启动虚拟机:

    • 打开虚拟机控制台。
    • 启动虚拟机,此时应开始加载恢复的操作系统。
  2. 处理驱动程序问题 (常见):

    • Windows:
      • 蓝屏 (INACCESSIBLE_BOOT_DEVICE):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原因是 Windows 缺少虚拟 SCSI 控制器 (LSI Logic SAS 或 BusLogic) 的驱动。
        • 解决方法: 将虚拟机 CD/DVD 驱动器连接到 VMware Tools ISO 文件 (通常在 ESXi 主机的 /vmimages/tools-isoimages/ 目录下,如 windows.iso)。
        • 启动虚拟机,在启动过程中按 F8 进入 Windows 高级启动选项 -> 选择 “禁用驱动程序签名强制”。
        • 进入系统后,打开设备管理器,找到带感叹号的 SCSI 控制器或其他未知设备。
        • 右键更新驱动程序 -> 浏览我的计算机以查找驱动程序 -> 浏览到 CD/DVD 驱动器 (通常是 D:盘) -> 根据你的操作系统位数 (x64/x86) 选择合适的目录 (如 D:windowsdriverspvscsi for PVSCSI, D:windowsdriverslsisasr for LSI Logic SAS, D:windowsdriversbuslogic for BusLogic) 安装驱动。
        • 重启虚拟机,通常问题解决。
      • 网络适配器 (VMXNET3): VMware 默认创建的是高性能的 VMXNET3 网卡,Windows 原生通常无驱动,同样需要在设备管理器中,从 VMware Tools ISO 安装网卡驱动 (路径如 D:windowsdriversnetvmxnet3),安装 VMware Tools 后会包含此驱动。
    • Linux:
      • 驱动问题较少见,主流 Linux 发行版内核通常包含 LSI Logic SAS/BusLogic 和 VMXNET3 驱动。
      • 如果遇到磁盘或网络问题,启动时可能需要检查内核是否加载了相应模块 (lspci, lsmod),或在启动参数中尝试启用 nomodeset 等。
      • 重点: 安装 VMware Tools / Open VM Tools 以获得最佳性能和功能 (如时间同步、共享文件夹、增强型显卡驱动):
        # 对于 Debian/Ubuntu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open-vm-tools
        # 对于 RHEL/CentOS/Rocky
        sudo yum install open-vm-tools
  3. 安装 VMware Tools / Open VM Tools:

    • 对于 Windows:在 VMware Tools ISO 挂载后,运行根目录下的 setup.exe 进行完整安装,完成后重启。
    • 对于 Linux:如上所述,安装 open-vm-tools 包(首选,由发行版维护)或 vmware-tools(较旧方式),建议使用发行版仓库中的 open-vm-tools
    • 好处: 提升显示性能、鼠标集成、时间同步、共享文件夹、内存气球驱动优化等。
  4. 系统配置与优化:

    • 网络配置: 检查 IP 地址设置(静态/DHCP),如果物理机是静态 IP,虚拟机可能需要重新配置,特别是如果迁移后 IP 有冲突风险。
    • 计算机名/SID (Windows):
      • 虚拟机拥有与物理机相同的计算机名,如果两者将存在于同一网络,必须重命名虚拟机 (在系统属性中修改)。
      • Windows 系统安全标识符 (SID) 也被克隆了,对于域环境或需要唯一 SID 的场景,强烈建议使用 sysprep (Windows) 重新生成 SID 并重新设置,注意:sysprep 会重置某些系统设置(需管理员权限)。
    • 更新系统: 运行系统更新,安装最新的补丁。
    • 卸载物理硬件驱动: 使用设备管理器卸载不再需要的物理硬件驱动(如旧网卡、显卡、芯片组驱动)。
    • 检查服务: 停用或禁用物理机特有的服务(如硬件监控服务)。
    • 性能优化 (VMware): 根据应用需求调整虚拟机 CPU、内存、磁盘配置(如启用 vNUMA 用于大型 V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