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虚拟化主要技术有哪些
- 行业动态
- 2025-01-30
- 3
存储虚拟化主要技术包括块虚拟化、磁盘虚拟化、文件系统虚拟化和磁盘带库虚拟化等。
存储虚拟化是一种将多个物理存储设备组合成一个逻辑存储设备的技术,它通过抽象、隐藏或隔离存储系统或服务的内功能,实现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利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存储虚拟化技术:
1、块虚拟化:通过SAN(Storage Area Network)将远程的硬盘块挂载到本地,如iSCSI,然后再通过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的方式将这些硬盘块组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新的硬盘,支持块虚拟化的技术有Fibre Channel、iSCSI、SAS、FICON等。
2、文件虚拟化:通过SAN将远程的文件系统路径挂载到本地,如NFS(Network File System)与SMB(Server Message Block),在本地看到的则是指定路径下的文件,而并非一个硬盘块。
3、磁盘虚拟化:将实际的物理磁盘抽象为逻辑存储单元,用户可以通过逻辑卷来访问数据,而无需关心数据具体存放在哪个物理磁盘上,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灵活的存储管理方式。
4、存储网络级虚拟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实现过程中既能使用户感觉不到虚拟化的存在,而且操作上屏蔽各种细节,符合存储网格的发展趋势,同时具有很高的扩展性、灵活性。
5、主机级虚拟化:将虚拟化层放在SAN中的应用服务器上,通过改造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层或者设备层来完成卷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这种方式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存在单点故障和安装调试复杂的缺点。
6、存储设备级虚拟化:即将存储虚拟化实现在实际的物理存储设备上面,例如磁盘阵列,这样的做法特点是兼容性高,屏蔽各种操作系统的细节,但在跨盘阵的分布式虚拟化的设计上有局限性。
7、带内虚拟化:在数据读写的过程中,在主机到存储设备的路径上实现存储虚拟化,这种方式可能会发生争用带宽的问题,导致生产系统的效率降低。
8、带外虚拟化:在数据读写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虚拟工作,而且实现虚拟的部分并不在主机到存储设备的访问路径上,这种方式只能基于存储网络实现。
存储虚拟化技术多种多样,每种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虚拟化技术。
本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站,有问题联系侵删!
本文链接:http://www.xixizhuji.com/fuzhu/40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