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存储管理接口国际标准,如何定义和推动全球统一规范?

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的存储管理接口标准 SMI-S 正式获得 ISO 及 IEC 批准成为国际标准,加速其在全球存储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一、定义与目标

SMI-S,全称为Storage Management Initiative Specification,是由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发起并主导,众多存储厂商共同参与开发的一种标准管理接口,其目标是在存储网络中的存储设备和管理软件之间提供标准化的通信方式,从而使存储管理实现厂商无关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存储网络的发展。

存储管理接口国际标准,如何定义和推动全球统一规范?  第1张

二、技术基础

SMI-S建立在CIM(Common Information Model)和WBEM(Web-Based Enterprise Management)的基础上,CIM是一种通用的信息模型,用于描述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存储设备等;WBEM则是一种基于Web的管理技术,它使用HTTP作为传输协议,XML作为数据编码格式,为系统管理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式。

三、核心组件与功能

1、数据模型:SMI-S定义了统一的数据模型,用于描述存储资源及其属性、关系等信息,这使得不同的存储设备和管理软件能够以一种统一的方式理解和处理存储资源。

2、通信协议:规定了存储管理软件和存储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交换信息,通过遵循这些协议,存储管理系统可以对存储设备进行监控、配置和管理。

3、管理操作:定义了一系列的管理操作,如创建、删除、修改存储资源,以及查询存储设备的状态和性能等,这些操作使得存储管理系统能够对存储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

四、应用环境与优势

1、应用环境:广泛应用于各种存储环境,包括企业数据中心、云计算环境、大数据存储等,在这些环境中,存储管理系统需要与来自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进行交互和管理,SMI-S标准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2、优势:通过提供统一的管理接口,降低了存储管理的复杂性和成本,管理员可以使用一个统一的界面来管理所有的存储资源,而不需要为每个厂商的设备学习不同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因设备故障或兼容性问题导致的系统停机时间。

五、发展历程与现状

1、发展历程:自2002年由SNIA提出以来,SMI-S不断发展和完善,2003年公布了1.0版本规范,2004年成为ANSI标准,2007年正式通过ISO认证成为国际性的存储管理标准,此后,又陆续推出了多个版本,目前最新版本是1.6版。

2、现状:得到了众多存储厂商的支持和认可,许多厂商的产品都支持SMI-S标准,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SMI-S也在不断地扩展其功能和应用领域,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存储管理需求。

六、相关FAQ

1、SMI-S是否只适用于特定的存储设备或技术?

不是,SMI-S是一种通用的存储管理接口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存储设备和技术,包括传统的磁盘存储、闪存存储、对象存储等,只要存储设备支持CIM模型和WBEM协议,就可以与支持SMI-S的存储管理软件进行交互。

2、如何判断一个存储设备是否支持SMI-S标准?

可以查看存储设备的文档或产品说明,了解其是否支持CIM模型和WBEM协议,一些存储设备可能会通过相关的认证或测试,表明其对SMI-S标准的支持程度。

3、SMI-S与其他存储管理标准有何区别和联系?

SMI-S与其他存储管理标准如SNMP、CLI等有一定的区别,SNMP主要用于网络设备的管理,CLI则是命令行界面,用于对存储设备进行直接的操作和管理,而SMI-S是一种更高级的存储管理接口标准,它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好的兼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存储管理的需求,SMI-S也可以与其他存储管理标准进行集成和互操作,以实现更全面的存储管理解决方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