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光存储系统如何安装

断电后开箱,将光驱接SATA数据线及电源线,固定至机箱位,启动后系统自动识别驱动,或手动安装对应驱动,最后测试读写

安装前准备

  1. 环境检查

    • 确保机房环境符合设备要求(温度18-27℃、湿度30%-70%、防尘)。
    • 检查电源电压与设备标称电压一致(如AC 220V/50Hz)。
    • 预留足够空间:机架式设备需预留前后通风空间(60cm)。
  2. 设备清点

    • 核对光存储主机、光纤交换机、HBA卡、SCSI线缆等配件是否齐全。
    • 检查光盘匣(Cartridge)或蓝光光盘是否匹配设备型号。
  3. 工具准备

    十字/一字螺丝刀、防静电腕带、万用表、光纤清洁工具。


硬件安装步骤

机架安装

步骤 注意事项
1 固定机架导轨,调整水平 使用水平仪校准,误差≤3mm
2 安装主机到机架 拧紧螺丝(建议扭矩10-15N·m)
3 连接电源线与接地线 三相电源需区分零线/地线

组件连接

  • 光纤通道(FC)连接
    • 主机HBA卡 → 光纤交换机 → 存储扩展柜。
    • 使用LC-LC光纤跳线,接口需用酒精棉片擦拭。
  • SAS连接

    通过SAS HBA卡直连扩展柜,线缆长度≤10米。

  • 网络配置

    管理口连接局域网,设置静态IP(如192.168.1.100/24)。


软件配置流程

  1. 系统初始化

    • 启动设备,进入RAID配置界面(如MegaRAID Bios)。
    • 创建逻辑磁盘(建议RAID5或RAID6以平衡性能与冗余)。
  2. 驱动与固件安装

    • 安装厂商提供的多路径软件(如EMC PowerPath)。
    • 升级固件至最新版本(官网下载对应型号文件)。
  3. 存储系统集成

    • 通过管理软件(如IBM Spectrum Scale)创建存储池。
    • 划分卷并映射至服务器(LUN Masking操作)。

测试与验收

  1. 基础功能测试

    • 写入测试数据(建议10GB以上),验证读写速率与纠错能力。
    • 抽查光盘数据完整性(MD5校验)。
  2. 冗余机制验证

    • 模拟单节点故障,检查自动切换是否正常。
    • 测试电源/控制器冗余切换时间(应≤30秒)。
  3. 长期稳定性测试

    连续运行72小时,监控温度与日志报错。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安装后出现“无法识别光盘”怎么办?

解答

  • 检查光盘类型是否与驱动器兼容(如BD-R vs DVD+RW)。
  • 清洁光驱激光头,或更换测试用光盘。
  • 确认驱动固件版本支持当前介质(部分旧固件可能限制新规格光盘)。

问题2:多台服务器访问存储时出现延迟过高?

解答

  • 检查光纤通道链路的CRC错误率(使用厂商诊断工具)。
  • 优化多路径配置(如ALUA协议),避免路径抖动。
  • 调整存储端缓存策略(如启用Write-Back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