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弹条纹图像的全场相移技术是一种通过引入可控相位变化,结合多幅条纹图像计算相位主值分布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光弹效应(材料受力后产生双折射,形成条纹图案)与相移算法,将条纹图像转换为连续相位场,从而定量分析应力分布。
关键技术点:
组件 | 功能说明 |
---|---|
偏振光源 | 提供单一偏振方向的光(如氦氖激光器或LED配合起偏器)。 |
加载装置 | 对试样施加载荷,诱导双折射效应。 |
成像系统 | 采集光弹条纹图像(CCD/CMOS相机)。 |
相移调制器件 | 液晶调制器、压电晶体或旋转偏振片,用于精确控制相位变化(通常步进为π/2或更小)。 |
同步控制器 | 协调相移与图像采集的时序,确保全场相位一致性。 |
相位计算
通过多幅相移图像,利用反正切函数计算相位主值:
[
varphi(x,y) = arctanleft(frac{sum_{i=1}^N I_i cdot sindeltai}{sum{i=1}^N I_i cdot cosdelta_i}right)
]
(I_i)为第(i)幅图像强度,(delta_i)为对应相移量。
相位解缠
采用质量引导路径法或迭代算法,将包裹相位(范围[-π, π])恢复为连续相位场。
应力转换
结合应力-光学定律(如Maxwell应力公式),将相位分布转换为主应力差值:
[
(sigma_1 sigma2) = frac{f{text{stress}} cdot varphi(x,y)}{C}
]
(C)为材料应力光学系数,(f_{text{stress}})为载荷修正因子。
优势 | 局限性 |
---|---|
全场测量,空间分辨率高 | 对相移器件的精度要求极高 |
非接触式,适用于动态过程 | 复杂条纹图案可能导致相位解缠误差 |
可抑制随机噪声 | 系统成本较高(需高精度调制与同步设备) |
解答:
传统光弹法依赖条纹级数定性分析应力,而全场相移技术通过相位计算实现定量测量,优势包括: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