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系统由以下核心模块构成:
| 模块 | 功能描述 |
|————–|————————————————————————–|
| 光源 | 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如LED、LD激光器) |
| 光纤 | 传输介质,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传输信号 |
| 光检测器 | 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如PIN光电二极管、APD雪崩二极管) |
| 终端设备 | 包含发送机、接收机、光放大器(如EDFA)、光滤波器等 |
全反射机制
光纤通过纤芯(折射率n1)与包层(折射率n2,n1>n2)的折射率差,使光信号在纤芯内不断发生全反射,实现长距离传输。
传输模式
优势 | 说明 |
---|---|
超大容量 | 单根光纤可通过WDM技术承载数百Tbps流量 |
低损耗 | 典型石英光纤损耗<0.2dB/km(相比铜缆的3-5dB/km) |
抗干扰性 | 免疫电磁干扰,适用于强电环境 |
长距离 | 无中继传输可达100km以上(配合光放大器) |
点对点系统
复杂网络拓扑
| 拓扑类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 环形网 | 自愈能力强 | 城域网、电力通信网 |
| 总线型 | 多点接入,成本较低 | 局域网、数据中心内部 |
| 星型网 | 集中控制,可靠性高 | 光纤接入网(FTTH) |
波分复用(WDM)技术
接入网
骨干网与城域网
数据中心互联
问题 | 解决方案 |
---|---|
色散 | 采用DCF色散补偿光纤或相干检测技术 |
非线性效应 | 降低入纤光功率,使用RZ编码或相位调制格式 |
光放大器噪声 | EDFA+拉曼放大器混合放大,优化增益平坦度 |
器件兼容性 | 推动光子集成技术(PIC),实现光源/放大器/探测器单片集成 |
特性 | 光纤通信 | 铜缆通信 | 无线通信 |
---|---|---|---|
传输带宽 | >100THz | <10GHz | <100GHz |
传输距离 | >100km(无中继) | <100m(需中继) | 视距受限(<5km) |
能耗 | 1-1nJ/bit | 10-100pJ/bit | 10-100nJ/bit |
部署成本 | 初期高,长期低 | 低成本 | 高频段资源有限 |
解答:
色散指不同波长或模式的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速度不同,导致脉冲展宽,主要类型包括:
影响:脉冲重叠导致误码,限制传输距离和速率,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单模光纤、色散补偿模块(DCM)或相干接收技术。
解答:
WDM通过以下方式扩展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