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通常根据存储介质和存取方式分为半导体存储器(如RAM、ROM)、磁存储器(如硬盘)和光存储器(如光盘),按功能可分为主存与辅存,按数据易失性分为易失性(断电丢失数据)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常见类型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及高速缓存等,满足不同场景的数据存储需求。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保存数据和指令的核心部件,其分类方式多样,主要根据用途、存储介质、存取方式以及信息可改性进行划分,以下为详细分类解析:
按用途分类
主存储器(内存)
- 特点:直接与CPU交互,读写速度快,容量较小,断电后数据丢失(易失性)。
- 常见类型:
-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如DRAM(动态RAM,用于电脑内存条)、SRAM(静态RAM,用于CPU缓存)。
- ROM(只读存储器):如BIOS芯片中的固件存储。
辅助存储器(外存)
按存储介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
- 基于集成电路技术,如RAM、ROM、闪存(Flash Memory)。
- 应用场景:内存条、SSD、手机存储芯片。
磁存储器

- 利用磁性材料记录数据,如传统机械硬盘(HDD)、磁带。
- 优势:成本低,适合大容量存储。
光存储器
- 通过激光读写数据,如CD、DVD、蓝光光盘。
- 特点:便携性强,但读写速度较慢。
按存取方式分类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支持直接访问任意存储单元,如内存条、显存。
顺序存取存储器(SAM)
需按顺序读取数据,如磁带。
按信息可改性分类
可读写存储器
支持多次写入和擦除,如RAM、闪存、硬盘。

只读存储器(ROM)
- 数据固化写入,不可修改,如早期BIOS芯片。
- 衍生类型:
- PROM(可编程ROM):用户可一次性写入。
- EPROM(可擦除PROM):紫外线擦除后重写。
- EEPROM(电可擦除PROM):通过电信号擦写,如U盘控制器。
现代存储技术趋势
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
- NAND闪存:用于SSD,速度远超传统硬盘。
- 3D XPoint(如Intel Optane):结合RAM速度与ROM的非易失性。
云存储
基于网络分布式存储,如阿里云OSS、AWS S3,突破物理设备限制。
应用场景对比
存储器类型 | 速度 | 容量 | 成本 | 典型用途 |
SRAM | 极高 | 小 | 高 | CPU缓存 |
DRAM | 高 | 中等 | 中 | 电脑内存 |
SSD | 高 | 大 | 较高 | 系统盘/数据中心 |
HDD | 低 | 极大 | 低 | 冷数据备份 |
存储器的分类需结合技术特性与应用需求,
- 追求速度:选择SRAM或DRAM。
- 长期存储:采用SSD、HDD或云存储。
- 嵌入式系统:依赖Flash或EEPROM。
随着技术发展,存储器的边界逐渐模糊(如NVDIMM将内存与闪存结合),未来更注重高性能、低功耗与大容量的平衡。
引用说明
-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
- 维基百科“计算机存储器”词条(2025年更新版本)
- 三星、英特尔、西部数字官方技术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