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一个使用CDN(内容分发网络)的网站时,常见的疑问是:“CDN会直接访问我的服务器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从CDN的底层逻辑和实际运行机制说起。
CDN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缓存网络,它通过在全球各地部署边缘节点(Edge Node),将网站的静态内容(如图片、视频、CSS/JS文件等)缓存到离用户最近的节点上,当用户发起请求时,CDN会优先从最近的节点返回内容,从而缩短物理距离、降低延迟。
已缓存且未过期,CDN节点会直接响应请求,无需回源访问服务器**,这是CDN提升访问速度的核心原理。
尽管CDN以缓存为核心,但在以下三种场景中,CDN节点仍会与源服务器(Origin Server)发生交互:
首次请求或缓存未命中
当用户首次访问某个资源,或该资源未缓存到CDN节点时,CDN会向源服务器发起回源请求(Back to Origin),获取资源并缓存到本地,后续请求将直接从缓存响应。
过期
每个缓存资源都有生命周期(由HTTP头中的Cache-Control
或Expires
字段定义),过期后,CDN会重新访问服务器获取最新版本。
主动刷新缓存
如果网站管理员更新了资源,可通过CDN服务商提供的接口或工具主动清除旧的缓存,强制CDN重新从服务器拉取内容。
为了减少对源服务器的访问频率,CDN采用以下策略:
CDN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缓存减少对服务器的直接访问,但无法完全避免回源,通过科学的缓存管理和技术优化,网站运营者可以最大化CDN的加速效果,同时保护源服务器免受高并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