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经济批量(EOQ)通过平衡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确定最优采购量,计算公式为√(2×年需求量×单次订货成本÷单位储存成本),核心目标是使库存总成本最小化,该模型适用于需求稳定、成本固定的场景,为企业高效管理库存提供量化依据。
存货经济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是企业库存管理中的核心概念,旨在平衡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找到最优订货量以实现总成本最小化,以下是关于该公式的详细解析和应用说明,帮助您快速掌握其原理与计算方法。
存货经济批量的核心公式
存货经济批量的基础公式为:
EOQ = √(2DS/H)
- D = 年需求量(单位:件/年)
- S = 单次订货成本(单位:元/次)
- H = 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单位:元/件·年)
公式解读:
通过数学推导(微积分求导)可证明,当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相等时,总成本达到最低值,此时对应的订货量即为经济批量。

公式的假设条件
EOQ模型的成立依赖以下前提:
- 需求稳定:年需求量(D)可预测且均匀消耗。
- 订货即时性:货物瞬时到货,无延迟。
- 价格不变:采购单价不随订货量变化(无折扣)。
- 无缺货风险:库存可及时补充,不会缺货。
若实际场景不符合这些假设,需结合其他模型(如允许缺货的EOQ、有数量折扣的模型)调整计算。

计算步骤与案例演示
案例背景:某企业年需求某零件1200件,单次订货成本为50元/次,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为6元/件。
步骤1:明确变量数值

步骤2:代入公式计算
EOQ = √(2×1200×50/6) = √(120000/6) = √20000 ≈ 141.42件
(实际订货量可取整数141或142件)
步骤3:验证总成本
- 年订货成本 = (年需求量/EOQ) × S = (1200/141) ×50 ≈ 425.53元
- 年储存成本 = (EOQ/2) × H = (141/2) ×6 = 423元
- 总成本 = 425.53 + 423 = 848.53元(为当前条件下的最低成本)
公式的实际应用价值
- 降低成本:通过优化订货量,避免库存积压或频繁采购导致的额外支出。
- 提高资金效率:减少资金占用,增强企业现金流灵活性。
- 支持决策:为供应链管理、采购计划提供量化依据。
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 动态需求场景需调整:若需求波动大,可结合安全库存、滚动预测等方法优化。
- 关注隐性成本:公式未包含缺货成本、过期风险等,需根据行业特性补充计算。
- 技术工具辅助:ERP系统、库存管理软件可自动计算EOQ并监控库存变化。
权威参考文献
- 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库存管理手册》
- 哈伯德(Hubbard)《库存管理原理与应用》
-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