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即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是一种利用分布式节点技术,将网站、应用视频等静态资源内容分发到不同区域的目标服务器上,以提高用户访问这些内容的速度和稳定性的技术,它通过在多个地理位置部署服务器节点,当用户请求某个资源时,CDN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网络条件等因素,智能地选择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节点来提供资源,从而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提高用户体验。
1、源服务器:源服务器是存储网站原始内容的主要服务器,当内容发生更改时,源服务器会生成新的版本,并将其传递给CDN,源服务器负责处理动态内容的生成和更新。
2、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是部署在全球各地的服务器节点,它们构成了CDN的基础架构,每个边缘服务器都存有一部分或全部的缓存内容,包括从源站获取的静态文件副本,当用户请求某个资源时,CDN会选择离用户最近的缓存服务器进行响应,以提供最快速的服务。
3、负载均衡器:负载均衡器用于在多个边缘服务器之间均匀分配用户请求的流量,根据不同的算法(如轮询、最少连接等)将请求导向最优的边缘服务器,以实现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
4、缓存机制:CDN使用缓存机制来存储源服务器上的内容副本,当用户访问资源时,CDN会尝试从缓存中返回副本,而不必每次都从源站获取,这减少了对源站的负载,并提高了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5、DNS:DNS用于解析用户请求的域名并将其映射到最近的边缘服务器,CDN使用智能DNS解析技术,根据用户的位置和网络条件选择最优的边缘服务器,将用户的请求重定向到该服务器上。
6、内容管理系统(CMS)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发布网站的内容,并与CDN集成,使更新的内容能够传递到CDN并在边缘节点进行缓存。
1、当用户点击APP上的内容时,APP会根据本地DNS系统解析域名(直到获得最终IP地址)。
2、用户向第一个DNS解析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该服务器向根DNS服务器发送请求。
3、根DNS服务器授权给授权DNS服务器。
4、授权DNS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向根DNS服务器发送请求,根DNS服务器将包含IP地址的解析记录返回给授权DNS服务器。
5、授权DNS服务器将最适合的CDN节点IP地址返还给用户。
6、用户向CDN节点服务器发送内容URL访问请求。
7、CDN的全局负载均衡设备根据用户IP地址、用户请求的内容URL中的域名以及当前各个节点的负载状况,选择一台用户所属区域的区域缓存服务器。
8、负载均衡设备告诉用户这台缓存服务器的IP地址,让用户向所选择的缓存服务器发起请求。
9、缓存服务器根据用户请求的内容URL中的域名,从已存储的空间中检查是否有用户要访问的数据。
10、如果缓存服务器上没有用户要访问的数据,则缓存服务器需要向源服务器去获取内容。
11、缓存服务器从源服务器获取到用户要访问的数据后,一方面将内容传送给用户,另一方面将数据保存在缓存服务器上。
1、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考虑性能、覆盖范围、价格、技术支持等因素,选择一个合适的CDN服务提供商。
2、配置域名:在CDN控制台中添加加速域名,并将域名的DNS解析中的CNAME记录指向CDN提供的加速域名。
3、至CDN节点:可以通过源站拉取、手动上传或API上传等方式将内容上传至CDN节点。
4、优化配置:根据需求设置缓存策略、启用压缩和优化、配置安全设置等。
5、监控与优化:利用CDN提供的监控工具定期查看网站的访问速度、流量等指标,并根据监控结果调整缓存策略、安全设置等。
1、缓存未生效:检查缓存策略设置是否正确,确保缓存头信息设置合理,可以通过CDN控制面板查看缓存命中率,找出未命中的原因。
2、内容更新延迟:当网站内容更新后,可能会出现缓存内容未及时更新的问题,可以手动清除CDN缓存,确保用户能够看到最新内容。
3、访问速度不稳定:检查CDN节点的分布情况和网络状况,确保选择了合适的CDN服务商和套餐,优化网站的资源加载和缓存策略,提高整体访问速度。
4、DNS解析问题:DNS解析问题可能导致网站无法正常访问,检查DNS记录配置是否正确,确保CNAME记录指向CDN提供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