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Ångström,简称Å)是一个长度单位,用于表示光的波长、原子和分子的大小等,它是由瑞典科学家安德斯·约翰·埃格斯特朗(Anders Jonas Ångström)于1908年提出的。
以下是关于埃的一些详细信息:
1、定义
埃是光波的波长的倒数,即1个埃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时一个周期的长度。
埃也是原子和分子大小的度量单位,表示它们在空间中的尺度。
2、符号和单位
符号:Å
国际单位制(SI)中的单位:米(m)的负一次方(1 m^(1))
3、转换关系
1 Å = 10^(10) m
1 m = 10^(10) Å
4、应用领域
光谱学:埃是描述光谱线波长的重要单位,用于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物理学:埃用于描述原子和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光学:埃用于描述光的传播和干涉现象。
化学:埃用于描述化学反应中原子和分子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
5、常见数值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约为400至700纳米,对应的埃数为400至700 Å。
氢原子的玻尔半径约为53 Å。
碳原子的晶格常数约为3.57 Å。
6、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埃作为单位时,需要明确上下文,以避免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混淆。
在计算中,需要注意将其他长度单位转换为埃或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