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模式拉与推_观察者模式
- 行业动态
- 2024-06-30
- 1
观察者模式分为推模型和拉模型。推模型是主题对象主动向观察者推送所需数据,不论观察者是否需要;拉模型则是观察者从主题对象中请求所需的数据。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这种模式在实现时分为推模型和拉模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模型的基本概念、特点、优点与缺点、适用场景以及一个生动的示例。
基本概念
1、推模型:在推模型中,当主题对象发生变化时,会主动将变化详情推送给所有注册的观察者。
2、拉模型:与推模型不同,拉模型中的主题对象在发生变化时仅通知观察者有变化发生,具体的数据由观察者主动从主题对象中获取。
特点对比
推模型的特点:
主题对象负责将变化的数据推送给观察者。
数据传输通常是实时的。
可能推送不必要的数据给不需要这些数据的观察者。
拉模型的特点:
主题对象只通知观察者变化的发生。
观察者根据需要从主题对象中请求数据。
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传输,节省了资源。
优点与缺点
推模型的优点:
实时性高,观察者能够快速获得更新的数据。
实现较为简单直观。
适用于数据更新不频繁但需要即时反应的场景。
拉模型的优点:
网络负载较低,因为只有当观察者需要数据时才传输。
观察者可以请求自己感兴趣的数据,更加灵活。
适用于数据量大或观察者需求不同的场景。
推模型的缺点:
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为即使观察者不需要数据也会收到推送。
当有大量的观察者时,性能开销增大。
拉模型的缺点:
观察者需要主动请求数据,增加了观察者的复杂性。
数据更新可能存在延迟,因为观察者可能不会立即请求更新。
适用场景
推模型适用场景:
实时系统,如金融交易系统。
小范围、数据紧密耦合的应用。
拉模型适用场景:
大规模、分布式系统。
数据需求个性化、动态变化的应用场景。
示例
假设有一个社交媒体应用,用户可以发布状态更新(主题对象),其好友(观察者)可以接收到这些更新,使用推模型,每当用户更新状态时,系统会将这条新状态推送给所有好友;而使用拉模型,用户的状态更新仅发送一个通知给好友,好友打开应用时才会拉取最新的状态列表。
观察者模式中的推模型和拉模型各有优缺点,选择哪一种模型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在设计系统时,合理利用这两种模型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本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站,有问题联系侵删!
本文链接:http://www.xixizhuji.com/fuzhu/252049.html